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初一期中数学考试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如果这11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初一期中数学考试题相关的文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初一期中数学考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以下各题都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出正确答案,并在答题卷上将该项涂黑.)
1.计算:﹣3+(﹣5)=( )
A. ﹣8 B. ﹣2 C. 2 D. 8
考点: 有理数的加法.
分析: 根据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 解:﹣3+(﹣5)=﹣(5+3)=﹣8.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加法.在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时,首先判断两个加数的符号:是同号还是异号,是否有0.从而确定用那一条法则.在应用过程中,要牢记“先符号,后绝对值”.
2.下列各式中,符合代数式书写格式的是( )
A. ay3 B. 2 cb2a C. D. a×b÷c
考点: 代数式.
分析: 根据代数式的书写要求判断各项.
解答: 解:A、ay3的正确书写格式是3ay.故本选项错误;
B、的正确书写格式是 .故本选项错误;
C、符合代数式的书写要求.故本选项正确;
D、a×b÷c的正确书写格式是 .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代数式的书写要求:
(1)在代数式中出现的乘号,通常简写成“”或者省略不写;
(2)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3)在代数式中出现的除法运算,一般按照分数的写法来写.带分数要写成假分数的形式.
3.(3分)(2 013春内江期末)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1=2 B. x2﹣1=0 C. 2x﹣y=3 D. x﹣3=
考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分析: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它的一般形式是ax+b=0(a,b是常数且a≠0).
解答: 解:A、分母中含有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A错误;
B、未知数的最高次幂为2,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B错误;
C、含有两个未知数,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故C错误;
D、x﹣3= 是一元一次方程,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判断一个方程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关键看它是否同时具备:(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为1;(2)分母里不含有字母.具备这两个条件即为一元一次方程,否则不是.
4.下列各组的两项中,不是同类项的是( )
A. 0与 B. ﹣ab与ba C. ﹣a2b与 ba2 D. a2b与 ab2
考点: 同类项.
分析: 根据同类项的概念求解.
解答: 解:A、0与 是同类项,故本选项错误;
B、﹣ab与ba是同类项,故本选项错误;
C、﹣a2b与 ba2是同类项,故本选项错误;
D、a2b与 ab2字母相同,指数不同,不是同类项,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同类项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同类项定义中的两个“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同.
5.树叶上有许多气孔,在阳光下,这些气孔一边排出氧气和蒸腾水分,一边吸入二氧化碳.已知一个气孔每秒钟能吸进2500亿个二氧化碳分子,用科学记数法表示2500亿,结果是( )
A. 2.5×109 B. 2.5×1010 C. 2.5×1011 D. 2.5×1012
考点: 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的数.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解答: 解:将2500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2.5×1011.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6.化简2a﹣2(a+1)的结果是( )
A. ﹣2 B. 2 C. ﹣1 D. 1
考点: 整式的加减.
分析: 先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即可.
解答: 解:2a﹣2(a+1),
=2a﹣2a﹣2,
=﹣2.
故选:A.
点评: 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熟记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为: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7.下列方程变形错误的是( )
A. 由方程 ,得3x﹣2x+2=6
B. 由方程 ,得3(x﹣1)+2x=6
C. 由方程 ,得2x﹣1=3﹣6x+3
D. 由方程 ,得4x﹣x+1=4
考点: 解一元一次方程.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各项方程变形得到结果,即可做出判断.
解答: 解:A、由方程 ﹣ =1,得3x﹣2x+2=6,正确;
B、由方程 (x﹣1)+ =1,得3(x﹣1)+2x=6,正确;
C、由方程 =1﹣3(2x﹣1),得2x﹣1=3﹣18x+9,错误;
D、由方程x﹣ =1,得4x﹣x+1=4,正确,
故选C
点评: 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未知数系数化为1,求出解.
8.若a,b是有理数,那么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若a<b,则|a|<|b| B. 若a>b,则|a|>|b| C. 若a=b,则|a|=|b| D. 若a≠b,则|a|≠|b|
考点: 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绝对值的定义通过列举反例可以说明A、B、D三选项错误;而两有理数相等则它们的绝对值相等得到B选项正确.
解答: 解:A、若a=﹣1,b=0,则|﹣1|>|0|,所以A选项错误;
B、若a=0,b=﹣1,则|0|<|﹣1|,所以B选项错误;
C、若a=b,则|a|=|b|,所以C选项正确;
D、若a=﹣1,b=1,则|﹣1|=|1|,所以D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定义:在数轴上表示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这个数的绝对值;若a>0,则|a|=a;若a=0,则|a|=0;若a<0,则|a|=﹣a.
9.若(2y+1)2+ =0,则x2+y2的值是( )
A. B. C. D. ﹣
考点: 代数式求值;非负数的性质:绝对值;非负数的性质:偶次方.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x与y的值,代入原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 解:∵(2y+1)2+|x﹣ |=0,
∴y=﹣ ,x= ,
则原式= + = ,
故选B
点评: 此题考查了代数式求值,以及非负数的性质,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10.如图,在数轴上有六个点,且AB=BC=CD=DE=EF,则与点C所表示的数最接近的整数是( )
A. 2 B. 1 C. 0 D. ﹣1
考点: 数轴.
分析: 先根据数轴上两点之间距离的定义求出AF之间的距离,再根据AB=BC=CD=DE=EF求出EF之间的距离,根据EF之间的距离即可求出E、C两点所表示的数.
解答: 解:由A、F两点所表示的数可知,AF=11+5=16,
∵AB=BC=CD=DE=EF,
∴EF=16÷5=3.2,
∴E点表示的数为:11﹣3.2=7.8;点C表示的数为:7.8﹣﹣3.2﹣3.2=1.4;
∴与点C所表示的数最接近的整数是1.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数轴上两点之间距离的定义,根据A、F两点所表示的数求出AF之间的距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把答案直接填在答题卷相对应的位置上)
11.如果一个物体向南运动5m记作+5m,那么向北3m记作 ﹣3m .
考点: 正数和负数.
分析: 根据正数和负数的意义解答.在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中,先规定其中一个为正,则另一个就用负表示,“正”和“负”相对.
解答: 解:因为一个物体向南运动5m记作+5m,
那么这个物体向北运动3m表示﹣3m.
故答案为:﹣3m.
点评: 此题考查正数和负数的意义,解题关键是理解“正”和“负”的相对性,确定一对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12.写出一个含字母x、y的三次单项式 答案不唯一,例如 x2y, xy2等 .(提示:只要写出一个即可)
考点: 单项式.
专题: 开放型.
分析: 只要根据单项式的定义写出此类单项式即可,例如y2x(答案不惟一).
解答: 解:只要写出的单项式只含有两个字母x、y,并且未知数的指数和为3即可.
故答案为:x2y, xy2(答案不唯一).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单项式的定义及单项式的次数,属开放性题目,答案不唯一.
13.如图,做一个试管架,在长a cm的木条上钻4个圆孔,每个孔的半径均为2cm,则图中x为 (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考点: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专题: 几何图形问题.
分析: 读图可得: 5x+四个圆的直径=acm.由此列出方程,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x即可.
解答: 解:由题意可得,5x+2×2×4=a,
解得x= .
故答案为 .
点评: 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长度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求解.
14.数轴上与﹣3距离4个单位的点表示的数是 1或﹣7 .
考点: 数轴.
分析: 设数轴上与﹣3距离4个单位的点表示的数是x,再由数轴上两点间距离的定义得出的方程,求出x的值即可.
解答: 解:设这个点表示的数为x,
则有|x﹣(﹣3)|=4,
即x+3=±4,
解得x=1或x=﹣7.
故答案为:1或﹣7.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即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等于两点所表示数的差的绝对值.
15.若一个有理数a满足条件a<0,且a2=225,则a= ﹣15 .
考点: 有理数的乘方.
分析: 由于a2=225,而(±15)2=225,又a<0,由此即可确定a的值.
解答: 解:∵a2=225,而(±15)2=225,
又a<0,
∴a=﹣15.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平方运算,解题关键是利用了一对相反数的平方相等解决问题.
16.甲、乙两城市之间的铁路经过技术改造后,列车在两城市间的运行速度从80km/h提高到100km/h,运行时间缩短了3h.问甲、乙两城市间的路程是多少?如果设甲、乙两城市间的路程为xkm,可列方程 ﹣ =3 .
考点: 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 根据关键描述语为:运行时间缩短了3小时,等量关系为:速度为80千米/时走x千米用的时 间﹣速度为100千米/时走x千米用的时间=运行缩短的时间3,把相关数值代入.
解答: 解:∵甲、乙两城市间的路程为x,提速前的速度为80千米/时,
∴提速前用的时间为: 小时;
∵甲、乙两城市间的路程为x,提速后的速度为100千米/时,
∴提速后用的时间为: 小时,
∴可列方程为: ﹣ =3.
故答案为: ﹣ =3.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行程问题,得到运行时间的等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7.若|m|=m+1,则4m+1= ﹣1 .
考点: 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 分为两种情况,先求出m的值,再代入求出即可.
解答: 解:当m≥0时,∵|m|=m+1,
∴m=m+ 1,
此时方程无解;
当m<0时,∵|m|=m+1,
∴﹣m=m+1,
∴m=﹣ ,
∴4m+1=4×(﹣ )+1=﹣1,
故答案为:﹣1.
点评: 本题考查了含绝对值符号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关键是求出m的值.
18.(3分)(烟台)表2是从表1中截取的一部分,则a= 18 .
表1
1 2 3 4 …
2 4 6 8 …
3 6 9 12 …
4 8 12 16 …
… … … … …
表2
10
a
21
考点: 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专题: 压轴题;规律型.
分析: 分析可得:表1中,第一行分别为1的1,2,3…的倍数;第二行分别为2的1,2,3…的倍数;第三行分别为3的1,2,3…的倍数;…;表2中,第一行为5的2倍,第三行为7的3倍;故a=6×3=18.
解答: 解:a=6×3=18.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数据,总结、归纳数据规律的能力,关键是找出规律,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解题技巧.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6分.把解答过程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解答对应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推演步骤或文字说明).
19.计算题
(1)﹣20+(﹣14)﹣(﹣18)﹣13
(2)﹣23+|2﹣3|﹣2×(﹣1)
(3)
(4) .
考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原式利用减法法则变形,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2)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法及绝对值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 得到结果;
(3)原式利用除法法则变形,计算即可得到结果;
(4)原式先计算乘方运算,再计算乘法运算,最后算加减运算即可得到结果.
解答: 解:(1)原式=﹣20﹣14+18﹣13=﹣29;
(2)原式=﹣8+1+2=﹣5;
(3)原式= ×(﹣12)×(﹣12)=168;
(4)原式=26﹣( ﹣ + )×36=26﹣28+33﹣6=25.
点评: 此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20.计算题
(1)(5﹣ab)+6ab
(2)
(3)5(3a2b﹣ab2)﹣4(﹣ab2+3a2b)+ab2.
考点: 整式的加减.
分析: (1)先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即可;
(2)先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即可;
(3)先去括号,然后合并同类项即可.
解答: 解:(1)(5﹣ab)+6ab
=5﹣ab+6ab
=5﹣5ab;
(2)
= ﹣ +1+12﹣3m
=﹣4m+13;
(3)5(3a2b﹣ab2)﹣4(﹣ab2+3a2b)+ab2
=15a2b﹣5ab2+4ab2﹣12a2b+ab2
=3a2b.
点评: 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熟记整式加减的一般步骤为:去括号、合并同类项.
21.画出数轴,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并用“<”连接:+5,﹣3.5, , ,4,0.
考点: 有理数大小比较;数轴.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根据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把各个数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
解答: 解:﹣3.5<﹣1 <0< <4<+5,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的法则以及数轴的知识,①正数都大于0; ②负数都小于0; ③正数大于一切负数; ④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其值反而小.此题比较简单,要学会正确的画数轴.
22.解方程:
(1) (x﹣1)=x+3
(2) .
考点: 解一元一次方程.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1)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2)方程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x系数化为1,即可求出解.
解答: 解:(1)去分母得:x﹣1=2x+6,
解得:x=﹣7;
(2)去分母得:3x+x+2=6﹣1+x,
移项合并得:3x=3,
解得:x=1.
点评: 此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其步骤为: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把未知数系数化为1,求出解.
23.先化简,再求值:(﹣x2+5x+4)+(5x﹣4+2x2),其中x=﹣2.
考点: 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
专题: 计算题.
分析: 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法则两个考点.先按照去括号法则去掉整式中的小括号,再合并整式中的同类项即可.
解答: 解:原式=(﹣x2+5x+4)+(5x﹣4+2x2)
=﹣x2+5x+4+5x﹣4+2x2=x2+10x
=x(x+10).
∵x=﹣2,
∴原式=﹣16.
点评: 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去括号法则,熟练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这是各地中考的常考点.然后代入求值即可.
24.(1)请你把有理数:﹣ 、+(﹣2)、5.2、|﹣8|、25%、﹣(﹣ )、﹣32、0按照下列标准进行分类.
正分数:{ };
整数:{ };
负有理数:{ }.
(2)你会“二十四点”一游戏吗?请你在(1)的有理数中选取其中四个,运用“二十四点”游戏规则,列出一个算式,并验证其结果等于24.
考点: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
分析: (1)按照有理数的意义分类填写即可;
(2)先选四个有理数,再加上运算符号,是结果等于24即可.
解答: 解:(1)请你把有理数:﹣ 、+(﹣2)、5.2、|﹣8|、25%、﹣(﹣ )、﹣32、0按照下列标准进行分类.
正分数:{5.2,25%,﹣(﹣ )};
整数:{+(﹣2),|﹣8|,﹣32,0};
负有理数:{﹣ ,+(﹣2),﹣32}.
(2)|﹣8|﹣[+(﹣2)]÷25%÷[﹣(﹣ )]
=8﹣(﹣2)×4×2
=8﹣(﹣16)
=8+16
=24.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有理数的分类,注意运算的顺序与结果之间的联系.
25.为了能有效地使用电力资源,连云港市市区实行居民峰谷用电,居民家庭在峰时段(上午8:00~晚上21:00)用电的电价为0.55元/千瓦时,谷时段(晚上21:00~次日晨8:00)用电的电价为0.35元/千瓦时.若某居民户某月用电100千瓦时,其中峰时段用电x千瓦时.
(1)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该居民户这个月应缴纳电费;
(2)利用上述代数式计算,当x=40时,求应缴纳电费.
(3)若缴纳电费为50元,求谷时段用电多少千瓦时.
考点: 列代数式;代 数式求值.
分析: (1)应缴纳电费=峰时段电费+谷时段电费;
(2)把x=40代入(1)中式子即可;
(3)把y=100代入(1)中式子求得峰时段用电度数,让总度数减去即可.
解答: 解:(1)0.55x+(100﹣x)×0.35=0.2x+35;
(2)当x=40时,0.2x+35=43元;
(3)当y=50时,0.2x+35=50,解得x=75,
∴100﹣x=25千瓦时.
答:( 1)该居民户这个月应缴纳电费为0.2x+35元;
(2)当x=40时,求应缴纳电费为43元;
(3)若缴纳电费为50元,求谷时段用电25千瓦时.
点评: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 到关键描述语,找到所求的量的等量关系.
26.已知:A=2a2+3ab﹣2a﹣1,B=﹣a2+ab﹣1
(1)求4A﹣(3A﹣2B)的值;
(2)若A+2B的值与a的取值无关,求b的值.
考点: 整式的加减.
分析: (1)先化简,然后把A和B代入求解;
(2)根据题意可得5ab﹣2a+1与a的取值无关,即化简之后a的系数为0,据此求b值即可.
解答: 解:(1)4A﹣(3A﹣2B)=A+2B
∵A=2a2+3ab﹣2a﹣1,B=﹣a2+ab﹣1,
∴原式=A+2B
=2a2+3ab﹣2a﹣1+2(﹣a2+ab﹣1)
=5ab﹣2a﹣3;
(2)若A+2B的值与a的取值无关,
则5ab﹣2a+1与a的取值无关,
即:(5b﹣2)a+1与a的取值无关,
∴5b﹣2=0,
解得:b=
即b的值为 .
点评: 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去括号法则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
27.小明到坐落在东西走向的大街上的文具店、书店、花店和玩具店购物,规定向东走为正.已知小明从书店购书后,走了100m到达玩具店,再走﹣65m到达花店,又继续走了﹣70m到达文具店,最后走了10m到达公交车站.
(1)书店与花店的距离有 35 m;
(2)公交车站在书店的 西 边 25 m处;
(3)若小明在四个店各逗留10min,他的步行速度大约是每分钟35m,则小明从进书店购书一直到公交车站一共用了多少时间?
考点: 数轴.
分析: (1)(2)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数轴,表示出文具店、书店、花店、玩具店、公交车站的位置,依此可以得到答案;
(3)首先计算出小明所走的总路程,再算出时间即可.
解答: 解:如图所示:
(1)书店距花店35米;故填:35
(2)公交车站在书店的西边25米处;故填:西;25;
(3)小明所走的总路程:100+|﹣65|+|﹣70|+10=245(米),
245÷35=7(分钟),
7+4×10=47(分钟).
答:小明从书店购书一直到公交车站一共用了47分钟;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数轴、正负数,关键是根据题意准确表示出文具店、书店、花店、玩具店、公交车站的位置.
28.小明拿扑克牌若千张变魔术,将这些扑克牌平均分成三份,分别放在左边,中间,右边,第一次从左边一堆中拿出两张放在中间一堆中,第二次从右边一堆中拿出一张放在中间一堆中,第三次从中间一堆中拿出一些放在左边一堆中,使左边的扑克牌张数是最初的2倍.
(1)如一开始每份放的牌都是8张,按这个规则魔术,你认为最后中间一堆剩 1 张牌?
(2)此时,小慧立即对小明说:“你不要再变这个魔术了,只要一开始每份放任意相同张数的牌(每堆牌不少于两张),我就知道最后中间一堆剩几张牌了,我想到了其中的奥秘!”请你帮小慧揭开这个奥秘.(要求:用所学的知识写出揭秘的过程)
考点: 整式的加减;列代数式.
分析: (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从而得到y与x的关系式,代入x的值即可得 出答案;
(2)写出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左边、中间、右边的牌得数量,然后列出方程即可解答.
解答: 解:(1)设每份x张,第三次从中间一堆中拿出y张放进左边一堆中,由题意列等式的x﹣2+y=2x,
解得y=x+2,
即y是x的一次函数,
当x=8时,y=10,
把x=8,y=10代入x+2﹣y+1=1.
最后中间一堆剩1张牌,
故答案为:1;
(2)不论一开始每堆有几张相同的扑克牌数,按这样的游戏规则,最 后中间一堆只剩1张扑克牌.
理由是:设一开始每堆扑克牌都是x张,按这样的游戏规则:
第一次:左边,中间,右边的扑克牌分别是(x﹣2)张,(x+2)张,x张;
第二次:左边,中间,右边的扑克牌分别是(x﹣2)张,(x+3)张,(x﹣1)张,
第三次:若中间一堆中拿y张扑克牌到左边,此时左边有(x﹣2)+y=2x张;
即:y=2x﹣(x﹣2)=(x+2)张,
所以,这时中间一堆剩(x+3)﹣y=(x+3)﹣(x+2)=1张扑克牌,
所以,最后中间一堆只剩1张扑克牌.
点评: 本题考查整式的加减,比较简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去括号法则,熟练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这是各地中考的常考点.
初一历史期中必备考试题
1.修筑在岷江中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C.隋朝大运河 D.灵渠
2.“民以食为天”,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水稻和小麦 B.水稻和粟C.小麦和粟 D.水稻和玉米
3.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我们今天的文字源于
A金文B小篆C甲骨文D陶器上的符号
4.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不断变革,最终导致奴隶制度的瓦解,封建制度的确立。那么,最能代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A.青铜器的广泛使用 B.水利事业的发展
C.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耕作技术的提高
5.十一长假,小聪参观了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遗址,他去的是
A、陕西省B、北京市C、云南省D、浙江省
6.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到高级往前发展的,这是一个客观规律。有几位同学将我国境内出现的几类原始人进行了先后排列。哪一位同学的排列符合这一规律?
A.小明: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山顶洞人
B.小芯: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C.小华: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D.小丽: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7.中国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的是
A.哥白尼B.孔子C.拉伯雷D.屈原
8.,宋楚瑜先生率领亲民党大陆访问团祭拜黄帝陵。与黄帝一起被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传说时代的人物是
A、炎帝B、禹C、尧D、舜
9.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A.甲骨文B.小篆C.隶书D.行书
10.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下列哪个制度产生的
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禅让制
11.“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是哪个军事家的名言
A.庞涓B.孙武C.韩非D.孙膑
12.通过战争成就霸业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常用的手段。下列成就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是
A.城濮之战B.赤壁之战C.官渡之战D.马陵之战
13.很多人爱吃米饭,水稻种植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下列哪个地方的居民最早吃到米饭
A、北京周口B、陕西半坡村C、山东大汶口D、浙江河姆渡
14.在某一博物馆中,一讲解员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它应是
A.四羊方尊B.编钟C.青铜立人像D.司母戊鼎
15.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齐国B楚国C燕国D秦国
16、他是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李白称赞他说:“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称赞他的功绩是
A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完成统一。
B创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C推行郡县制,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D、统一了货币和文字
17、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最根本的原因在于
A管仲改革壮大了齐国的力量B以“尊王攘夷”为号召
C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D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
18、俗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当年,姜尚等待的贤明君主是
A、黄帝B、夏启C、商汤D、周文王
19、屈原受到我国人民崇敬并每年纪念他,最主要是因为
A.他在文学上创造了新的文学体裁B.他主张变革的政治成就
C.他的抗秦事迹D.他的爱国爱民精神
20、在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是
A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B斧斤以时信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C仁者爱人,为政以德D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21、传说“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A黄河 B长江 C淮河 D珠江
22、秦统一全国后,诏书传到南方的许多地方,当地没有人认识。据此,你认为秦始皇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A统一货币B焚书坑儒C统一度量衡D统一文字
23、夏朝和商朝的暴君分别是
A、启、桀B、桀、纣C、汤、桀D、汤、纣
24、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A.齐桓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D.秦穆公
25、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A、半坡人B、北京人C、河姆渡人D、蓝田人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
一、仔细想,认真填。(20分,7-10每空2分)
1、写出1个用18的因数组成的比例:( )。
2、如果y=15x,x和y成( )比例;如果y=x15, x和y成( )比例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73,另一个内项是( )。
4、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底和高成( )比例;圆锥体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积成( )比例。
5、把地面15千米的距离用3厘米的线段画在地图上,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在比例尺为1∶的地图上,6厘米的线段 代表实际距离( )米,实际距离180米在图上要画( )厘米。
6、一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4分米,高0.5分米,它的侧面积是( )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是( )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7、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厘米,侧面展开后正好是一个正方形,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8、一个圆柱体侧面展开后是一个边长12.56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体的底面直径是( )厘米
9、一个圆锥体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相差30立方厘米,这个
圆锥体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10、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底面积相等、体积也相等,圆锥体的高是3.6分米,圆柱体的高是( )分米。
二、慎重选择,对号入座。(10分)
1、如果3a=4b,那么a∶b=( )。A.3∶4 B.4∶3 C.3a∶4b
2.一架客机从北京飞往上海,飞行速度和所用时间( ).A.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 两种相关联的量( ). A. 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一定成比例
4、在一幅地图上,用20厘米的线段表示30千米的实际距离,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A.1∶1500 B.1∶15000 C.1∶150000
5、圆柱的体积一定,它的高和( )成反比例。 A. 底面半径 B. 底面积 C. 底面周长
6、下面第( )组的两个比不能组成比例A. 7:8和14:16 B.0.6:0.2和3:1 C.19:110 和10:9
7、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扩大3倍,高不变,体积扩大( ) A.3倍 B.9倍 C.6倍
8、把一个棱长4分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体积是( )立方分米。
A.50.24 B.100.48 C.64
9、把一团圆柱体橡皮泥揉成与它等底的圆锥体,高将( ) A.扩大3倍 B.缩小3倍 C.扩大6倍
10、在一个比例尺是200︰1的图纸上,量得一个零件的长是2厘米,这个零件实际长( )
A.1米 B. 0.1毫米 C. 0.4毫米
三、认真推敲,做个好裁判。(10分)
1、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的份数和钱数不成比例. ( )
2、正方形的面积和边长成正比例关系. ( )
3、天数一定,每天烧煤量和烧煤总量成反比例. ( )
4、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 )
5、由两个比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 6、如果8A = 9B那么B :A = 8 :9 ( )
7、15:16 和5 :6能组成比例。( ) 8、圆柱体的体积与圆锥体的体积比是3∶1( )9、圆柱体的高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2倍( )
10、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24立方厘米,它的高是4厘米,它的底面积是18平方厘米。( )
四、认真审题,细心计算。(30分)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30%)
1、一种农药,用药液和水按1:100配制而成。要配制这种农药505千克,需要药液多少千克?
2.一间房子要用方砖铺地,用面积是9平方分米的方砖,需用96块,如果改用边长是4分米的方砖,需用多少块?(用比例解)
3、一个会议大厅里有10根底面直径0.6米,高6米的圆柱形柱子,现在要刷上油漆,每平方米用油漆0.5千克,刷这些柱子要用油漆多少千克?
4、一个圆锥形沙堆,高是1.8米,底面直径是16米。如果工人师傅用容积是0.7立方米的小推车运这堆沙子,要运多少车?(根据实际情况取近似值,得数保留整数)
5、一个圆柱体形的蓄水池,从里面量底面周长31.4米,深2.4米,在它的内壁与底面抹上水泥。
(1) 抹水泥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蓄水池能蓄水多少吨? (每立方米水重1吨)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所选答案填入下面表格内,每题2分,共40分)
1.历史上,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 1987年联合国又把虎 门销烟完成的翌日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它们的确立都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
A.邓世昌 B.左宗棠 C.林则徐 D.关天培
2. 1853年,马克思说:“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鸦片贸易 B.割占中国领土
C.打开中国市场 D.争取外交平等
3.近代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英国 B.俄国 C.日本 D.美国
4.法国艾德拍卖行于12月17日拍卖了一枚中国清朝乾隆玉玺,被一名身份神秘的电话竟拍者以1 12万欧元的价格拍走。国宝怎样流出国门众说纷纭,下列说法最可信的是 ( )
A.鸦片战争时英军从北京抢走 B.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时流出
C.甲午中日战争日军攻占北京时流出 D.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流出
5、宗棠收复x疆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英国支持清朝,反对沙皇独占x疆 B、清政府采纳了左宗棠的主张
C、当地各族人民的支持 D、曾纪泽外交斗争的有力配合
6、哪一 个条约的签订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洋务运动兴起的目的是( )
A.维护清朝统治 B.抵御外来侵略 C.发展资本主义 D.镇压农民运动
8.洋务运动时期某留学生想到军事企业中去工作,你认为他应进哪一家企业?( )
A.开平矿务局 B.上海机器织布局 C.湖北织布局 D.江南制造总局
9.近代史上哪位清朝皇帝“富有青年人的进取精神,愿意接受新思想,不甘做亡国之君,积极支持变法”?(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宣统帝
10.“八荣八耻”中提倡“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追溯历史,曾经倡导“提倡科学,反对愚昧”的是( )
A.洋务运动 B.维新运动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1.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选项搭配错误的是 ( )
A.林则徐、魏源——新文化运动 B.李鸿章、左宗棠— —洋务运动
C.康有为、梁启超——戊戌变法 D.孙中山——辛亥革命
12.下列历史人物中,既在军事上捍卫了国家主权,又兴办工业推动了近代化进程的是( )
A.左宗棠 B.康有为 C.谭嗣同 D.邓世昌
13.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化的核心内容是( )
A.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 B.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C.学习西方的生活方式 D.学习西方的思想文 化
14.武昌起义前社会上流行一首歌谣:“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两年半,今年猪吃羊,明年种田不纳粮。”下列对此分析错误的是( )
A.武昌起义前,革命党人做了大量 的宣传工作
B.清朝 统治的结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C.清朝的反动统治已经激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极度愤慨
D.命里注定,清政府就要覆亡了
15.5月23日,孙中山铜像回迁揭幕仪式在南京市新街口广场隆重举行。孙中山先生以其丰功伟绩备受世人敬仰,其中有( )
①发起“公车上书” ②提出三民主义 ③成立中华民国 ④领导武昌起义
A.①② 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有( )
A.戊戌变法历时103天,谈不上有什么影响
B.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戊戌变法裁撤了冗官,减少了财政开支,提高了政府效率
D.戊戌变法训练了新式军队,建立了三支海军
17、下列亥革命历史功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推翻了清朝统治 B.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C.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18、下列文化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提出了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B.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
C.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D.对东西方文化的认识存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偏向
19、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不包括( )
A.民主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生主义
20、五四运动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最主要的依据是( )
A 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
B 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并发挥主力军作用
C 斗争的性质是反帝反封建 D 是当时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二、非选择题。(60分)
21、归纳整理,回答问题(16分)
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②义和团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 ③中国的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④ 俄国乘清政府内外交困之机,攫取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
整理上面这组资料,均与列强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发动哪些侵华战争有关?
22. 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反侵略史,也是一部追求近代化的历史。所谓“近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古代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以及思想文化上的“西化”。19世纪下半 期到20世纪初,中国的近代化在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一部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向西方学习,探索民族独立、国家富强道路的历史。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8分)
(1)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近代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抗争?(不少于三例6分)
(2)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派向西方学习先进生产技术,提出了什么口号? 洋务派在教育上有何举措? (4分)
(3)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政治上、思想上的大解放,“思想上的大解放”指的是什么? (4分)
(4)新文化运动中,“Democracy” 和“Science”这两个英文单词使用频率较高,你知道它们的中文含义是什么吗?(4分)
23.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描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断求索、不懈奋斗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6分)
材料一 在中西近代化探素的历程中,国人首先是学习西方的技术,结果甲午一战证明光学技术不好使,同样的洋枪快炮,同样的铁甲战船就干不过小日本,所以就开始学制度,学制度问题就更大了,君主立宪也好,民主共和也好,这么好的制度怎么拿到中国来就变样……后来中国人就开始琢磨,最该彻底改变的是中国人的思想,于是开始学习西方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说中国历史》
材料二、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谈及 的“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些仁人志士作出了怎样的探索?(8分)
(2)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彻底改变中国人的思想”是通 过哪次运动实现的?这次运动的性质是什么?(4分)
(3)请根据材料归纳中国近代化探索过程的特点。(4分)
(4)材料二中“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你认为主要指哪些政治派别?(不少于3个共6分)
(5)中国梦是“强国梦“‘富民梦”!回顾历程,展望未来,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的认识。(至少两点,4分)
初一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所选答案填入下面表格内,每题2分,共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C B B A C A D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A A D C B D C A B
二、非选择题。(60分)
21、填表。(16分)
序号 战争 条约
○1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2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3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4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或
《瑷珲条约》
22、(14分)(1)抗争事例:关天培镇守虎门炮台;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或太平天国运动;左宗棠收复x疆;邓世昌黄海海战激战日军;义和团运动。(任举三例6分)
(2)“师夷长技”或自强、求 富。(2分)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2 分)
(3)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分)
(4)民主 科学。(2分)
23、(20分)(1)、康有为、梁启超等发起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孙中山领到了辛亥革命。(8分)
(2)、新文化运动;(2分)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封建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2分)
(3)洋务派、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民主激进派或进步的知识分子。(写出三个即可6分)
(4)特点:由科技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4分)
(5)、认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道路曲折, 是无数先辈艰苦奋斗的结果;要敢于创新,要与时俱进;中国要发展,必须走符合国情的道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走强国之路等等(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4分)
初一中考试题的作文
【题目《那是一次————的尝试》】
正文内容简介:
尝试,是联系成功与失败的纽带,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的喜悦。
[例文]
那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样起床去刷牙洗脸,突然发现自己的头发长了,便想自己去理发。想到这儿,连我自己都被这个大胆的`决定吓了一跳。我能行吗?
我最终还是向爸爸妈妈宣布了这个决定。妈妈摇摇头:“不,我和你去吧。你才七岁,那个理发店在马路对面,这条路车多,人也多,有危险,我们俩一起去吧。”爸爸却发表了截然不同的看法:“孩子,你七岁了,是个小男子汉了,应该自己去。”我立刻随声附和:“爸爸,我听你的,我能行。”在我和爸爸的“攻势”下,妈妈最终“投降”了。
离开家,走向马路,我在马路边停下了,车太多了,川流不息。现在就回去?不,我一定要过去,我紧张地走着,心里慢慢念叨:“一慢二看三通过”,“先看左,再看右”,我熟背妈妈教我的过马路口诀,最终还是解决了这一难题。
过了马路,我边走边想:那些店员会接待我吗?他们不会轻视我吧?我到底要个什么样的发型呢?
到了理发店,我停住脚步,等待有人来接待我。但每个人都很忙,他们穿梭在我身边,似乎没有一个人发现我的存在。我终于鼓足勇气,向前台走去。我对前台阿姨说:“我想理发。”但声音太小了,没有人搭理我。这时我真想跑回家去,但转念一想,这是我自己的决定,一定不能放弃。我再次走到那个阿姨面前,大声地对她说:“阿姨,我想理发,您能帮我安排一下吗?”阿姨看了看我,不假思索地说:“当然。小朋友,你是自己来的吗?真勇敢,我这就帮你去找理发师。”
理过发后,我觉得自己的确长大了,像个男子汉了。我认为这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
1.这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参观到的一处我国远古人类遗址,对这个牌正确的子文字解释应该是
A.目前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
B.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岩洞里,距今约70万―20万年
C.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山顶洞穴里,距今约1.8万年
D.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距今约70
2.《韩非子》是一部古书,里面有这样的记载:“上古时候……民众经常生病。圣人出现以后,用钻木取火的方法使民众能吃到熟食,人们都非常高兴,于是推举他通知天下,称他为‘燧人氏’”。从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得出远古人类怎样的信息?
A.远古人类发明了文字 B.远古人类懂得用火烧烤食物
C.远古人类会制作陶器 D.什么信息也得不出来
3.“我来自元谋,你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这首在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让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浪漫的薄纱。下列远古人类中,较早种植粟并居住于黄河流域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4.相传,禹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后来,舜又以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什么制度?
A.推举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禅让制
5.“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符合这一特征的制度是 ( )
A.分封制 B.禅让制 C.等级制 D.王位世袭制
6. 七年级开学后不久,某班转进一位新同学.在向同学们作自我介绍时,他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他姓 :
A.商 B.秦 C.夏 D.周
7.研究历史离不开文字资料,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8.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在牧野击败商朝军队,纣王自焚,商朝灭亡。这个事件叫
A.大禹治水 B.商汤灭夏 C.盘庚迁殷 D.武王伐纣
9.公元前1046年属于
A.公元前11世纪40年代 B.公元11世纪40年代
C.公元前10世纪40年代 D.公元10世纪40年代
10.山东又称齐鲁大地。“齐鲁”的来历和的哪一制度有关?
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等级制
11.春秋五霸中第一个称霸的是齐桓公,他称霸的地点是在下图中的哪里?
12.春秋时期,楚庄王率兵大举北进,长驱直入周天子所在的伊水.洛水流域,并乘机向周王室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这就是成语“楚王问鼎”的来历。这件事说明:
A.楚庄王很好奇,想知道鼎的大小轻重
B.楚庄王向送给周天子更大更好的九鼎
C.九鼎是王权的象征,楚庄王想取代周天子
D.楚庄王想尊王攘夷,帮助周天子抵抗少数民族的进攻
13.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劳作方式从千耦其耘(集体耕作)转变为个体农耕的主要原因是:
A.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
B.大型水利工程的兴建改善了生产条件
C.农药.化肥的使用提高了粮食产量
D.各国竞相变法.改革的推动
14.通过甲骨文卜辞.四羊方尊.司母戊鼎.殷墟等遗物遗址.我们可以了解:
A.夏朝历史 B.商朝历史 C.周朝历史 D.秦朝历史
15.为秦国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基础的是:
A.李愧变法 B.吴起变法 C.邹忌改革 D.商鞅变法
16.殷墟出土的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当时国王的活动以及王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哪一王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A.夏 B.商 C.周 D.秦
17.孔子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自己的意见。这叫做:
A.“三人行,必有吾师焉”
B.“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D.“当仁不让于师”
18.下面各项与法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A.主张教化百姓,以“礼”治国 B.强调用“刑罚”加强统治
C.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D.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9.目前世界上所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哪一项?
A B C D
20.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几句话说的是哪一重大水利工程的功能?
A.大禹治水 B.三峡水利工程
C.都江堰水利工程 D.长城
21.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因为甲骨文是
A.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 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
C.商代的文字 D.字母文字的起源
22.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故事传说大约发生在( )。
A.黄帝时 B.夏朝时 C.商末周初 D.春秋战国
23.“朝秦暮楚”反映了哪一时期的历史现象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24. 儒家的治国主张是
A.以“礼”治国 B.以“法”治国
C.“无为而治” D.“兼爱”“非攻”
25.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理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26.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
A.编钟 B.铜钟 C.古筝 D.笛子
27. 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原因是
A.私学的兴盛 B.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大变革的出现
C.频繁的争霸战争 D.学术的繁荣和思想的活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某产品共有三个等级,分别为一等品、二等品和不合格品.从一箱产品中随机抽取1件进行检测,设“抽到一等品”的概率为0.65,“抽到二等品”的概率为0.3,则“抽到不合格品”的概率为( )
A.0.9 B.0.7 C.0.35 D.0.05
2.总体容量为203,若采用系统抽样法进行抽样,当抽样间 距为多少时不需要剔除个体( )
A.4 B.5 C.6 D.7
3.如图所示是计算函数y=-x,x≤-1,0,-1
A.y=-x,y=0,y=x2
B.y=-x,y=x2,y=0
C.y=0,y=x2,y=-x
D.y=0,y=-x,y=x2
4.某校对高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体检,现将高三男生的体重(单位 :kg)数据进行整理后分为五组,并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根据一般标准,高三男生的体重超过65 kg属于偏胖,低于55 kg属于偏瘦.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第一、第三、第四、第五小组的纵坐标分别为0.05、0.04、0.02、0.01,第二小组的频数为400,则该校高三年级的男生总数和体重正常的频率分别为( )
A.1000,0.50 B.800,0.50
C.800,0.60 D.1000,0.60
5.现有甲、乙两颗骰子,从1点到6点出现 的概率都是16,掷甲、乙两颗骰子,设分别出现的点数为a,b时,则满足a<|b2-2a|<10a的概率为( )
A.118 B.112 C.19 D.16
6.为积极倡导“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活动,某学校举办了一次以班级为单位的广播操比赛,9位评委给高三(1)班打出的分数如茎叶图所示,统计员在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算得平均分为91,复核员在复核时,发现有一个数字(茎叶图中的x)无法看清,若记分员计算无误,则数字x应该是( )
A.2 B.3
C.4 D.5
7.点P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内运动,则动点P到定点A的距离|PA|<1的概率为( )
A.14 B.12 C.π4 D.π
8.甲、乙两名选手参加歌手大赛时,5名评委打的分数用茎叶图表示(如右图).s1、s2分别表示甲、乙选手分数的标准差,则s1与s2的关系是( )
A.s1>s2 B.s1=s2
C.s1
9. 数据 , , , 的平均数为 ,方差为 ,则 数据 , , , 的方差是( )
A. B. C. D.
10.在一个袋子中装有分别标 注数字1,2,3,4,5的五个小球,这些小球除标注的数字外完全相同.现从中随机取出2个小球,则取出的小球标注的数字之和为3或6的概率是( )
A.310 B.15 C.110 D.112
11.如图是把二进制数11 111(2)转化为十进制数的一个程序框图,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A.i>4?
B.i≤4?
C.i>5?
D.i≤5?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 分,共20分)
13.课题组进行城市空气质量调查,按地域把24个城市分成甲、乙、丙三组,对应的城市数分别为4,12,8.若用分层抽 样抽取6个城市,则丙组中应抽取的城市数为________.
14.下表是某厂1~4月份用水量(单位:百吨)的一组数据:由散点图可知,用水量y与月份x之间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其线性回归方程是y^=-0.7x+a,则a=________.
月份x 1 2 3 4
用水量y 4.5 4 3 2.5
15.已知集合A=-1,0,1,3,从集合A中有放回地任取两个元素x,y作为点P的坐标,则点P落在坐标轴上的概率为________.
16.设a∈[0,10)且a≠1,则函数f(x)=logax在(0,+∞)内为增函数且g(x)=a-2x在(0,+∞)内也为增函数的概率为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题,共70分)
17.(10分)某制造商3月生产了一批乒乓球,随机抽样100个进行检查,测得每个球的直径(单位:mm),将数据分组如下:
分组 频数 频率
[39.95,39.97) 10
[39. 97,39.99) 20
[39.99,40.01) 50
[40.01,40.03] 20
合计 100
(1)请在上 表中补充完成频率分布表(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并在图中 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
(2)若以 上述频率作为概率,已知标准乒乓球的直径为40.00 mm,试求这批球的直径误差不超过0.03 mm的概率;
(3)统计方法中,同一组数据经常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例如区间[39.99,40.01)的中点值是40.00)作为代表.据此估计这批乒乓球直径的平均值(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19.(12分)甲、乙两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培训,在培训期间他们参加了5次预赛,成绩记录如下:
甲:78 76 74 90 82
乙:90 70 75 85 80
(1)用茎叶图表示这两组数据;
(2)从甲、乙两人的成绩中各随机抽取一个,求甲的成绩比乙高的概率;
(3)现要从中选派一人参加数学竞赛,从统计学的角度考虑,你认为选派哪位学生参加竞赛更合适?说明理由.
20.(12分)某车间为了规定工时定额,需要确定加工某零件所 花费的时间,为此作了四次实 验,得到的数据如下:
零件的个数x(个) 2 3 4 5
加工的时间y(小时) 2.5 3 4 4.5
(1)在给定的坐标系中画出表中数据的散点图;
(2)求出y的线性回归方程;
(3)试预测加工10个零件需要多少 时间?
(注:b^=i=1nxiyi-nx yi=1nx2i-nx2,a^=y^-b^x)
21.(14分)某种零件按质量标准分为1,2,3,4,5五个等级.现从一批该零件中随机抽取20个,对其等级进行统计分析,得到频率分布表如下:
等级 1 2 3 4 5
频率 0.05 m 0.15 0.35 n
(1)在抽取的20个零件中,等级为5的恰有2个,求m,n;
(2)在(1)的条件下,从等级为3和5的所有零件中,任意抽取2个,求抽取的2个零件等级恰好 相同 的频率.
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模拟卷答案
一•选择题
1-6DDBDBA7-12CCCAAD
二填空题
13.2
14、5.25
15、7:16
16、1:10
三、解答题
17、(1)0.10,0.20,0.50,0.20,1
(2)0.9 (3)40.00mm
18、(1)i
(2) s=1
i=2
WHILE I<=
S=S+i+
i=i+1
WEND
PRINT S
END
19、(1)略
(2) (3)派甲去,因为两者的平均数一样但甲的方差小于乙
20、(1)略(2) (3)8.05小时
21、(1)m=0.35 n=0.1 (2)0.4
22、(1) (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数列2,5,8,11,…,则23是这个数列的( )
A.第5项 B.第6项 C.第7项 D.第8项
2、已知△ABC中,a=4,b=43,A=30°,则B等于 ( ).
A、60° B.60°或120° C.30° D.30°或150°
3、等差数列 中,已知前15项的和 ,则 等于( ).
A. B.12 C. D.6
4、在△ABC中,若 则 的值为( )
A、 B、 C、 D、
5、已知数列{an}首项为1,且满足 ,那么an等于 ( )
A、B、C、D、
6、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asinAsinB+bcos2A=2a,则ba的值为( )
A.23 B.22 C.3 D.2
7、等差数列{an}中a1>0,S5=S8,则当Sn取最大值时n的值是( )
A.6 B.7 C.6或7 D.不存在
8、如图,从地面上C,D两点望山顶A,测得它们的仰角分别为45°和30°,已知CD=100米,点C位于BD上,则山高AB等于( )
A.100米 B. 米
C. 米 D. 米
9、定义:称np1+p2+…+pn为n个正数p1,p2,…,pn的“均倒数”,若数列{an}的前n项的“均倒数”为12n-1,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 )
A.2n-1 B.4n-3 C. 4n-1 D.4n-5
10、已知数列 , ,它们的前 项和分别为 , ,记 ( ),则数列 的前10项和为( )
A、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1、2-1与2+1的等比中项是________.
12、在△ABC中,若 ,C=150°,BC=1,则AB=______.
13、已知 是数列 的前 项和,若 ,则 的值为
14、三角形一边长为14,它对的角为60°,另两边之比为8:5,则此三角形面积为_ ___.
15、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其前n项的积为Tn,并且满足条件a1>1,
a99a100-1>0,a99-1a100-1<0.给出下列结论:①01成立的最大自然数n等于198.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 _.(填写所有正确的序号)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75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6、(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中,a、b、c分别是角A、B、C的对边长,已知a2-c2=b2-bc,求:(1)角A的大小; (2)若 ,求 的大小.
17、(本题共12分)已知 是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满足 ; 是数列 的前 项和,满足: 。
(1)求数列 , 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18、(本题满分12分)如图,我国某搜救舰艇以30(海里/小时)的速度在南海某区域搜索,在点A处测得基地P在南偏东60°,向北航行40分钟后到达点B,测得基地P在南偏东30°,并发现在北偏东60°的航向上有疑似马航飘浮物,搜救舰艇立即转向直线前往,再航行80分钟到达飘浮物C处,求此时P、C间的距离.
19、(本题满分13分)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满足: 且a,b,c成等比数列,
(1)求角B的大小;
(2)若 ,求三角形ABC的面积。
20、(本题满分13分)甲、乙两大超市同时开业,第一年的全年销售额都为a万元,由于经营方式不同,甲超市前n年的总销售额为a2(n2-n+2)万元,乙超市第n年的销售额比前一年销售额多 万元.
(1)求甲、乙两超市第n年销售额的表达式;
(2)若其中某一超市的年销售额不足另一超市的年销售额的50%,则该超市将被另一超市收购,判断哪一超市有可能被收购?如果有这种情况,将会出现在第几年?
21、(本题满分13分)已知数列 满足,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数列 的前 项和 满足: , ,求数列 的前 项和 。
记 ,若 对任意 恒成立,求正整数m的最小值。
高一期中考试数学参考答案
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D A A D C D B C
填空题
11、12、102 13、1 14、403 15、①②④
解答题
16、(本小题满分12分)
解:(1)∵b2+c2-a2=bc.在△ABC中,由余弦定理,
得cos A=b2+c2-a22bc=bc2bc=12,∴A=60°. ┄┄┄┄┄┄┄ 6分
(2)在△ABC中. ,a2-c2=b2-bc即,4=b2 +c2-bc且 ,
所以 ┄┄┄┄┄┄┄ 12分
17、(本题共12分)
(1)解:设等差数列 的公差 ,则有
所以 ┄┄┄┄┄┄┄ 3分
两式相减得: 且 也满足,所以 是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又因为 所以 ┄┄┄┄┄┄┄ 7分
(2)解:
所以:
┄┄┄┄┄┄┄┄ 12分
18、(本题共12分)
[解析] AB=30×4060=20,BC=30×8060=40.
在△ABP中,∠A=120°,∠ABP=30°,∠APB=30°,
∴BP=ABsin∠APB•sin∠BAP=20sin30°sin120°=203.┄┄┄ 6分
在Rt△BCP中,
PC=BC2+BP2=402+2032=207.
∴P、C间的距离为207n mile. ┄┄┄┄┄┄ 12分
19、(本题满分13分)。
解答:∵
∴
又∵
∴
而 成等比数列,所以 不是最大
故B为锐角,所以 ┄┄┄┄┄┄ 6分
(2)由 ,则 ,
所以 ,又因为 所以
所以三角形ABC是等边三角形,由 所以面积为 ┄┄13分
20、(本题满分13分)
(1)设甲、乙两超市第n年的销售额分别为an,bn.
则有a1=a,当n≥2时,
an=a2(n2-n+2)-a2[(n-1)2-(n-1)+2]=(n-1)a.
∴an=a, n=1,(n-1)a, n≥2. ┄┄┄┄┄┄ 4分
(没有注意 扣1分)
bn=b1+(b2-b1)+(b3-b2)+…+(bn-bn-1)=a+a23+a232+…+a23n-1
=3-223n-1a,(n ∈N*). ┄┄┄┄┄┄ 8分
(2)易知bn<3a,而 可以大于3a,所以乙将被甲超市收购,
由bn<12an得:3-223n-1a<12(n-1)a.
∴n+423n-1>7,∴n≥7.
即第7年乙超市的年销售额不足甲超市的一半,乙超市将被甲超市收购.┄┄ 13分
21、(本题满分13分)
解答(1)由 得
所以 ┄┄┄┄┄┄ 3分
(2)由 得
所以: ,所以 ┄┄┄┄┄┄ 6分
所以:
所以 ┄┄┄┄┄┄ 9分
(3)设 ,所以
所以
所以 所以 最大值为
所以 ,又m是正整数,所以 ,
所以 的最小值为10 ┄┄┄┄┄┄ 13分
第二学期高一数学期中试题参考
一.选择题:本大题10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若a
A.1a<1b B.0b2 D.ba>ab
2.在等比数列 , , ,则 ( )
A. B. C. D.
3. 在 中, ,则A等于 ( )
4. .sin180°+2α1+cos 2α•cos2αcos90°+α等于( )
A.-sin α B.-cos α C.sin α D.cos α
5已知等差数列{an}中,|a3|=|a9|,公差d<0,则使其前n项和Sn取得最大值的自然数n是( )
A.4或5 B.5或6
C.6或7 D.不存在
6.若 ,则 ( )
A. B. C. 0 D. 0或
7若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an=(-1)n•(3n-2),则a1+a2+…a10=( )
A.15 B.12 C.-12 D.-15
8 的不等式 对一切 恒成立,则 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9. 已知 是以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且 ,则:( )
. .
. . 与 的大小不确定
10.已知a,b,c∈R,a+b+c=0,abc>0,T=1a+1b+1c,则( )
A.T>0 .T<0 C.T=0 D.T≥0
二、填空题:本大题5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三、解答题:共6小题,75分,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推理过程或计算步骤.
16(12分)已知函数
(1)写出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
(2)设 , 的最小值是 ,最大值是 ,求实数 的值.
17. (12分)△ABC中, 是A,B,C所对的边,S是该三角形的面积,且 (1)求∠B的大小;(2)若 =4, ,求 的值。
18(12分)不等式 的解集为A,不等式 的解集为B。(1)求A∩B;(2)若不等式 的解集为A∩B,求a和b的值。
20.(13分)若不等式组x2-x-2>02x2+2k+5x+5k<0的整数解只有-2,求k的取值范围.
21(14分) 已知公比q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的前n项和为 ,且 .
(I)求q的值; (Ⅱ)若 且数列{ }也为等比数列,求数列{(2n一1) }的前n项和 .
黄山市田家炳实验中学高一数学(下)期中测试
答 题 卷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二填空题
11_______ 12_________ 13________ 14_________ 15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6(12分)
17(12分)
18(12分)
19(12分)
20(13分)
21(14分)
答案:
5已知等差数列{an}中,|a3|=|a9|,公差d<0,则使其前n项和Sn取得最大值的自然数n是(B )
A.4或5 B.5或6
C.6或7 D.不存在
解析 由d<0知,{an}是递减数列,
∵|a3|=|a9|,
∴a3=-a9,即a3+a9=0.
又2a6=a3+a9=0,∴a6=0.
∴S5=S6且最大.
答案 B
6.若 ,则 ( )
A. B. C. 0 D. 0或
答案 D.
答案:B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B D B D C B A B
二、填空题:本大题5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已知 则 的取值区间是(-24,45).
12. 在△ABC中,已知b=3,c=33,A=30°,则角C等于_____120°
13.五个数: 2,x,y,z,18成等比数列,则x=____________.
解析 依题意,有18=2•q4,
∴q4=9,q=±3.
∴x=2q=±23.
答案 ±23
14. 一船向正北航行,看见正西方向有相距10海里的两个灯塔恰好与它在一条直线上,继续航行半小时后,看见一灯塔在船的南偏西60°,另一灯塔在船的南偏西75°,则这只船的速度是每小时________
10 海里
15.若数列的递推公式为 ,则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小题,75分,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推理过程或计算步骤.
16(12分)已知函数
(1)写出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
(2)设 , 的最小值是 ,最大值是 ,求实数 的值.
16.解:
3分
(1)
为所求 6分
(2) 9分
12分
17. (12分)△ABC中, 是A,B,C所对的边,S是该三角形的面积,且
(1)求∠B的大小;
(2)若 =4, ,求 的值。
18.不等式 的解集为A,不等式 的解集为B。
(1)求A∩B;
(2)若不等式 的解集为A∩B,求a和b的值。
解:(1)由 得 ,所以A=(-1,3) ……3分
由 得 ,所以B=(-3,2), ……6分
∴A∩B=(-1,2) ……8分
(2)由不等式 的解集为(-1,2),
所以 ,解得 ……12分
19. (12分)数列 中, , ,
(1)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 的前n项和为S ,求出 并证明
解:(1) ; ;•••
将这 个式子相加得: ………4分
(2) ………6分
………8分
………12分
20若不等式组
x2-x-2>02x2+2k+5x+5k<0的整数解只有-2,求k的取值范围.
[分析] 不等式组的解集是各个不等式解集的交集,因此,分别求解两个不等式,就其交集中只有整数-2,求k.
[解析] 由x2-x-2>0,得x<-1或x>2…………1分
方程2x2+(2k+5)x+5k=0有两个实数解x1=-52,x2=-k. 2分
(1)当-52>-k,即k>52时,不等式2x2+(2k+5)x+5k<0的解为-k
(2)当-k=-52时,不等式2x2+(2k+5)x+5k<0解集为∅. 6分
(3)当-52<-k,即k<52时,不等式2x2+(2k+5)x+5k<0的解为-52
∴不等式组的解集由x<-1,-52
或x>2,-52
∵原不等式组只有整数解-2,
∴k<52,-k>-2,-k≤3.∴-3≤k<2.
故所求k的取值范围是{k|-3≤k<2}. 13分
[点评] -k>-2保证不等式组x<-1-52
21(本小题满分14分)
已知公比q为正数的等比数列{ }的前n项和为 ,且 .
(I)求q的值;
(Ⅱ)若 且数列{ }也为等比数列,求数列{(2n一1) }
的前n项和 .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题
一、填空题(第2小题5分,其余每空1分,共23分)
1.一辆汽车向南行驶了50千米记作“-90千米”,如果记作“+20千米”表示这辆汽车向( )行驶了( )千米;
2.4角=( )元 0.02千米=( )米 1.5吨=( )千克
2.3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4.09米=( )米( )厘米
3.7.983是( )位小数,这个小数中的8表示( ),把这个小数精确到百分位约是( ),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
4.把3208000000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
5.将5.9写成计数单位是0.01的数是( ),将4.0600化简后是( );
6.比3.5米少0.5米的是( ),7.15比( )少0.5,( )比5少0.02;
7.若干个△和○按△○○△△○○△△○○△…的规律排列,那么第35个图形是( );在这35个图形中,○有( )个;
8.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6厘米,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如果它的斜边长9厘米,那么斜边上的高是( )厘米;
9.南莫小学高年级同学组织了一场象棋友谊赛,共有6名同学参加了比赛,根据比赛规则,每两名同学之间都要进行一场比赛,那么,他们一共要赛( )场。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在+3和-2中,+3更接近0。………………………………………… ( )
2.0.2+0.8-0.2+0.8=0…………………………………………………… ( )
3.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
4.小数不一定都比整数小。………………………………………………( )
5.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是4.3,这个小数最大是4.29。……………( )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大于0.1而小于0.3的一位小数有( )。
① 0个 ② 1个 ③ 9个 ④ 无数个
2.小红按1颗黄珠,1颗蓝珠,2颗红珠,1颗白珠的顺序,穿一串珠子,第47颗珠子是( )
①黄珠 ②蓝珠 ③红珠 ④白珠
3.跟1.28×43结果相等的算式是( )
① 128×4.3 ② 0.128×43 ③ 12.8×0.43 ④ 128×0.43
4.把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后,( )
①面积不变,周长变了。 ②面积变了,周长不变。
③面积和周长都变了。 ④面积和周长都没变。
5.右图是在平行线间的三个图形,比较它们的面积( )
①三角形大 ②梯形大
③平行四边形大 ④一样大
四、计算题(共37分)。
1.直接写得数(每小题0.5分,共7分)。
⑴0.89-0.25= 1-0.08= 0.048+0.52= 1.5×2= 9.8-8=
0.3+0.67= 3.9+1= 0.081×10= 0.75×100= 20-3.7-7.3=
⑵根据16×14=224,很快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6×14= 0.16×14= 0.016×14= 160×1.4=
2.列竖式计算(每小题2分)。
12.7+4.32 2-1.92 21.5-20.83
8×0.72 0.312×12 25×1.08
3.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每小题3分)。
14.5+9.56+5.5 3.94-2.48-0.52 7.85+0.34+0.35+1.56
4.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每小题3分)。 单位:厘米
3 4 5 4
五、操作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今年的12月1日是星期六, 2.下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都是1厘米
元旦是星期( );今年12月我们共上 请在方格图中画面积是6平方厘米
课( )天。(在下表中填一填) 的三角形和梯形各一个。
六、解决问题(第二小题6分,其余每小题5分,共26分)。
1.一只蜗牛从10米深的井底向上爬。第一天白天向上爬3米,晚上掉下1米;第二天向上爬4米,晚上掉下2米;第三天白天向上爬6米,晚上掉下4米……
⑴请将蜗牛每天爬行的情况用正负数在一表中表示出来。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白天晚上白天晚上白天晚上
( )米( )米( )米( )米( )米( )米
⑵如果蜗牛每天白天都向上爬3米,晚上都掉下来2米,那么,蜗牛几天能爬出井口?
2.小明带3张10元人民币去南莫苏果超市购物,超市部分商品价格如下表:
剪刀书包魔方笔记本钢笔直尺
5.5元17.6元5.8元11.9元6.5元0.5元
⑴如果买一个书包和一本笔记本,小明还剩多少元?(3分)
⑵小明最多可以买几种不同的商品?(请简要写出你的思考过程)(3分)
3.南莫缫丝厂前年用煤23.02吨,去年比前年节约用煤0.78吨,今年估计要比前年节约用煤1.2吨,今年估计用煤多少吨?
4.为了迎接学校田径运动会,南莫小学五⑴班同学用一块长5分米、宽4分米的红色彩纸制作底和高都是10厘米三角形小红旗,最多可以做多少面这样的小红旗?
5.在去年南莫小学的田径运动会上,参加400米决赛的五个人的成绩如下表:
姓名小明小强小华小军小勇
成绩(分钟)1.902.051.952.152.10
名次第( )名第( )名第( )名第( )名第( )名
⑴请在表格中填上他们各人获得的名次。
⑵学校上届田径运动会冠军比第三名快多长时间?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北 20
2.0.4 20 1500 230 4 9
3.三 8个0.01 7.98 8.0
4.320800万 32亿
5.5.90 4.06
6.3米 7.65 4.98;
7.○ 18
8.18 4
9.15
二、判断题
×,×,×,√,×
三、选择题
②,②,④,①,④,
四、计算题(共37分)。
1.直接写得数(每小题0.5分,共7分)。
⑴0.64 0.92 0.568 3 1.8
0.97 4.9 0.81 75 9
⑵22.4 2.24 0.224 224
2.17.02 0.08 0.76 5.76 3.744 27
3.29.56 0.94 10
4.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每小题3分)。 单位:厘米
6×3÷2=9(平方厘米) (5+4)×2÷2=9(平方厘米) 5×4÷2=10(平方厘米)
五、操作题(每小题2分,共4分)。
1.星期二 21 (图略)
2.(略)
六、解决问题(第二小题6分,其余每小题5分,共26分)。
1.⑴ +3 -1 +4 -2 +6 -4 ⑵ 8天
2.⑴ 10*3=30(元) 17.6+11.9=29.5(元) 30-29.5=0.5(元)或列综合算式解答。
⑵4种 思考过程略
3.23.02- 1.2=21.82(吨)
4.5分米=50厘米 4分米=40厘米
10×10÷2=50(平方厘米) 50×40=(平方厘米) 2000÷50=40(面)
5.1 3 2 5 4
2.05 - 1.90=0.15(分)
初中一年级数学期中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01900000吨,数据6019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60.19107B.6.019108C.6.019109D.6.0191010
2.已知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a+bB.ab
3.下列各组数中,数值相等的是()
A.34和43B.﹣42和(﹣4)2
C.﹣23和(﹣2)3D.(﹣23)2和﹣2232
4.下列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0是绝对值最小的数B.0的相反数是0
C.0是整数D.0的倒数是0
5.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A.+(﹣3)和﹣(﹣3)B.﹣(﹣3)和﹢3C.﹣1 和﹣12D.﹣|﹣2|和﹣2
6.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6,则这个数是()
A.+4B.﹣4C.4D.8
7.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A.5﹣(﹣2)=7B.(﹣36)(﹣9)=﹣4C.(﹣8)2=﹣16D.﹣32=9
8.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是x,个位数字是y,这个两位数是()
A.xyB.yxC.10x﹢yD.10y﹢x
9.已知代数式x+2y的值是3,则代数式2x+4y﹣1的值是()
A.7B.2C.﹣1D.5
10.下列各题运算正确的是()
A.3x+3y=6xyB.x+x=x2C.16y2﹣9y2=7D.9a2b﹣9a2b=0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如果物体向东运动6米记作+6米,那么﹣5米表示的意义是.
12.某天银川市的最低气温是﹣3℃,最高气温10℃,这一天的`温差是℃.
13.﹣3的相反数是;2的绝对值是;﹣0.5的倒数是.
14.比较大小:(填或).
﹣30.1;
﹣1﹣8;
0﹣10.
15.如果a、b互为相反数,x、y互为倒数,那么2a+2b﹣xy=.
16.单项式 的系数是,次数是.
17.有四张扑克牌,分别是黑桃1、红桃2、方块3、梅花4,规定:黑色扑克牌代表正数,红色扑克牌代表负数.一次抽取两张,用牌面数字作乘法运算,乘积的最大值是.
18.按照规律填写单项式:a,﹣2a2,3a3,﹣4a4,第8个单项式是,第个单项式是.
三、解答题(本题共42分).
19.把下列各数填入表示它所在的集合里
﹣2,7,﹣ ,0,,3.4,﹣1.732,﹣(+5),﹣(﹣3)
正数:{ }
负分数:{ }
整数:{ }.
20.把绝对值等于3的数、﹣2和它的倒数表示在数轴上.
21.(24分)计算
(1)10+(﹣20)﹣(﹣8)
(2)(﹣2) (﹣3)
(3)5+16(﹣2)
(4)20﹣(﹣5)2(﹣2)
(5)(0.25﹣ ﹣ )(﹣36)
(6)﹣16﹢[5﹢(﹣2)3]3.
22.合并同类项
(1)7a+2﹣4a﹣5;
(2)8x2﹣5x+5+2x﹣7.
四、解答题(本题共20分)
23.小虫从点A出发一直在某一直线上来回爬,假定向右爬的路程为正数,向左爬行的路程记为负数,爬行的各段路程依次为(单位:cm):+5,﹣3,+10,﹣8,﹣6,+12,﹣10.
(1)小虫最后能否回到出发点A;
(2)若小虫每爬出1cm就奖励一粒芝麻,则小虫应得多少粒芝麻?
2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我们知道: =1﹣ , = , = ﹣
那么:
(1) =; =;
(2)用含有n的式子表示你发现的规律;
(3)求式子 + + + 旳值.
25.股市一周内周六、周日两天不开市,股民小王上周五以每股25.20元的价格买进某公司股票10000股,下表为本周内每天该股票的涨跌情况:
星期一二三四五
每股涨
跌情况﹣0.1+0.4﹣0.2﹣0.4+0.5
注:表中正数表示股价比前一天上涨,负数表示股价比前一天下跌.
(1)星期四收盘时,每股多少元?
(2)本周内哪一天股价最高,是多少元?
(3)股民小王本周末将该股票全部售出(不记交易税),小王在本次交易中获利多少元?
(4)股民在本周哪一天将股票全部售出获利最多?(不计交易税)
初二下数学期中考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2、某种感冒病毒的直径是0.00000012米,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3、已知a=2×2×3×5,b=2×5×7,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 ),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
4、若x2+2(m-3)x+16是完全平方式,则m的值等于
5、分子是7的假分数有( )个,其中最小的是( )。
6、打印一部稿件,一名打字员15小时可以打完,那么5小时完成这部稿件的( ),还剩这部稿件的( )。
7、把一根2m长的木料平均锯成同样长的5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木料的( ),每段长( )m。
8、与 比较,( )的分数值大,( )的分数单位大。
9、一个分数,分子比分母少10,约分后等于 ,这个分数是( )。 加上( )等于最小的质数。
10、一组数据1、2、2、3、3、3、4、4、5的众数是( ),中位数是( )。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1、下列式子中,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因式分解的是()
A、(x-1)(x-2)=x2-3x+2B、x2-3x+2=(x-1)(x-2)
C、x2+4x+4=x(x一4)+4D、x2+y2=(x+y)(x—y)
15、多项式(x+m)(x-3)展开后,不含有x的一次项,则m的.取值为( )
A. m=0B. m=3C. m=-3D. m=2
16、点P1(x1,y1),点P2(x2,y2)是一次函数y=-4x+3图象上的两个点,且x1
A.y1>y2B.y1>y2>0C.y1
18、如果解分式方程出现了增根,那么增根可能是()
A、-2B、3C、3或-4D、-4
19、若点A(2,4)在函数的图象上,则下列各点在此函数图象上的是()。
A(0,-2)B(,0)C(8,20)D(,)
20、小敏家距学校米,某天小敏从家里出发骑自行车上学,开始她以每分钟米的速度匀速行驶了米,遇到交通堵塞,耽搁了分钟,然后以每分钟米的速度匀速前进一直到学校,你认为小敏离家的距离与时间之间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三、计算题(每题4分、共12分)
1、2(m+1)2-(2m+1)(2m-1)2、
四、因式分解(每题4分、共12分)
1、8a3b2+12ab3c2、a2(x-y)-4b2(x-y)
3、2x2y-8xy+8y
五、求值(本题5分)
课堂上,李老师出了这样一道题:
已知,求代数式,小明觉得直接代入计算太繁了,请你来帮他解决,并写出具体过程。
★ 初一年级历史期中考试题
★ 一年级数学考试题
★ 八年级地理期中模拟考试题
★ 小学生一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题
★ 初一期中作文题目
★ 初一作文期中
★ 初一期中作文
★ 学期中检讨书
★ 第二学期语文高一级期中考试题
★ 考试题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亚太科技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