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复星国际的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将深受关注和争议的2022年形容成一场“完美风暴”:“之所以说是完美风暴,我认为是指复星经历了风险,但最终我们有效地控制住了风险,基本解决了问题。”对复星而言,穿越这场风暴,离不开坚持“瘦身”,聚焦主业,精准把控发展方向,也离不开“有退有进”,围绕主业进行创新性的产业布局和产品创造。
产品的独特性是复星内部反复强调的一点,这和复星的“科创”战略息息相关。郭广昌曾在会议上对复星未来的发展提出两项要求:“一是所有的产品、所有的投资,如果没有独特性,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独特的价值,原则上就不做;二是必须创新,必须做别人做不了的事。”
回顾过去一年内,在经营遇到诸多挑战的情况下,复星国际在科创领域的投入仍不断加码,科技创新逐渐成为推动复星发展的“核心增长引擎”。数据显示,2022年复星国际在科创领域投入金额达到104亿元,同比增长17%,布局在医疗大健康产业、机器人、大医疗产业等众多赛道,以科创推进产业发展,逐步完善产业布局。截至2022年底,复星共计拥有授权发明专利1771项。
在医疗大健康领域,复星长期坚持的科创投入持续收获成果。复星医药新品和次新品占去年制药板块收入的30%,制药研发投入51.0亿,同比增长13.6%,占制药业务收入的16.5%。
复星以临床真实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投资创新药、器械、IVD、生命科学、合成生物学等,用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产业发展,找到对应市场需求的“最优解”。例如复星医药携手德国BioNTech合作开发的mRNA新冠疫苗复必泰,于2021年3月纳入中国港澳地区政府接种计划,2021年9月在中国台湾地区开展接种,2023年初复必泰二价mRNA疫苗自费接种服务已于我国港澳地区展开,为有需要人士提供更多疫苗选择,共筑免疫屏障。此外,复星医药细胞治疗平台复星凯特的中国首款CAR-T细胞治疗产品奕凯达(阿基仑塞注射液),于2021年6月获批上市,截至目前已惠及超300位淋巴瘤患者。
而在火热的机器人领域,在去年8月,直观复星总部及产业化基地项目医疗机器人制造·研发中心在张江国际医学园区开工,总投资超7亿元。这是继2021年10月直观复星达芬奇创新中心在浦东启用后的又一布局。直观复星是2017年由直观医疗与复星医药联合成立,旗下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的装机量和手术量稳步提升,未来不仅将满足中国市场需求,还将实现“中国造、全球售”。
经过此轮调整,复星“创新驱动的全球家庭消费产业集团”定位愈加清晰。立足产品“独特性”,复星以科创驱动企业长足发展,使业务增长后劲进一步增强,为后续业绩多点强劲复苏奠定基础。在“瘦身健体”、“聚焦主业”、“科创+全球化”等战略引领下,复星未来发展可期。
本文源自:南早网
X 关闭
在复星国际的2022年度业绩发布会上,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将深受关注和争议的2022年形容成一场“完美风暴”:“之所以说
面对困难和挫折,不要退缩,坚持奋勇前行,这是一种重要的生活态度。在实践中,我们需要保持勇气和耐心,不断努力和奋斗,才能克服困难和挫折
现代社会给我们带来了繁琐的生活和无尽的选择,这使得我们常常感到困惑和焦虑。而福彩体彩第087期晒票提醒我们,简化自我的生活,学会大道至简
截至2023年4月7日收盘,中密控股(300470)报收于45 07元,上涨2 43%,换手率0 84%,成交量1 66万手,成交额7455 48万元。
2023年4月7日早盘期货要闻汇总1 彭博公布对USDA4月供需报告中全球农作物期末库存的数据预测,分析师平均预计,全球2022 23年度大豆期末库存为0 98
“印象最深刻的是搭高铁,看到大陆城市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蛮超乎我意料的。”“这趟行程也是中华民族历史的探寻。”“大陆人民相当热情,有
Copyright 2015-2022 亚太科技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